2024 年 9 月 23 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宋室風箏大師課在鄭州市回民高級中學精彩上演。來自各個班級的學生風箏制作團隊,齊聚一堂,共同領略宋室風箏這一古老藝術的獨特魅力。
宋室風箏歷史悠久,可追溯至北宋時期。宋室風箏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眾多風箏流派中脫穎而出。它不僅造型精美,而且在制作過程中融入了繪畫、書法等藝術元素,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在大師課上,特邀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宋室風箏傳承人----宋長虹大師親自授課,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宋室風箏的起源、發(fā)展歷程以及制作工藝。宋老師以其專業(yè)的知識和精湛的技藝,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每一個制作環(huán)節(jié),從選材到扎制骨架,從繪制圖案到調試放飛,讓同學們對宋室風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講解,不時提出問題,與大師積極互動。在實踐環(huán)節(jié),大家紛紛拿起工具,親身體驗宋室風箏——雙頭鸚鵡的制作過程。在大師的耐心指導下,同學們逐漸掌握了制作技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學生們通過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深入了解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這有助于守護民族文化的根脈,防止文化的同質化,讓年輕一代認識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